在過去十年以來,肺癌一直都是癌症死亡率冠軍,非常明顯的已經是國人的頭號癌症殺手!面對肺癌需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避免轉移,因此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才能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與延長存活期。隨著醫療進步,在治療肺癌前, 鄭本岡 建議先進行基因檢測,了解是否有基因突變,再服用標靶藥,以避免遠端轉移,同時控制病情、延長存活時間。
肺癌易腦部、骨骼、肝臟轉移,也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一般來說,肺癌患者得知罹病後,心情都會大受影響,尤其要面對一直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的遠處轉移,更是戰戰兢兢。常見轉移的器官包括:腦部、骨骼、肝臟、腎上腺與皮膚等,而根據臨床研究發現,肺癌腦轉移的發生率約3至4成。,肺癌治療過去只有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開刀切除治療,但是隨著醫療技術愈來愈進步,過去10年已經慢慢進步到有標靶藥物治療。不過肺癌標靶藥物並非人人有效,而是對於一些帶有特殊基因突變的患者才會比較有效。因此,建議國人在治療肺癌前,多花一點時間來了解自身是否有帶一些基因突變。
服用標靶口服藥,可能一天一顆或二顆,可穩定控制癌症,並且比較不會像傳統化學治療,往往讓病人會有掉髮、疲倦、噁心、嘔吐等症狀。在標靶治療下,病人可以有較好的生活品質,進而重回到工作崗位。這也是肺癌患者有必要透過基因鑑定來了解是否適合服用標靶藥治療的原因。肺癌患者有必要透過基因鑑定來了解是否適合服用標靶藥治療的原因。
雖然很多患者習慣使用標靶藥物,但是接受標靶藥物一段時間後,可能必須面對效果不佳的問題。所幸臨床實驗發現,合併使用兩種標靶藥物,比起使用單一標靶藥物,腫瘤被控制不惡化的時間甚至可長達16個月。 其實,歐盟在診斷肺癌患者有基因突變後,給予兩種標靶藥物合併治療,發現可以幫助病人控制病況。
在台灣,帶有EGFR基因突變的肺腺癌患者,今年也首度可接受一線雙標靶治療。臨床研究顯示,雙標靶治療有助於降低發生腦轉移風險、控制腦內腫瘤生長,並保有生活品質。
肺癌對國人生命健康造成很大威脅,因此如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至關重要。根據美國研究發現,對於肺癌高風險族群如老菸槍,進行低劑量斷層掃描,有助於早期發現此疾病,在第一期即以手術切除腫瘤,讓患者有機會治癒癌症。目前國內也有肺癌高風險族群的大型研究正在進行,針對家中有肺癌患者的家屬或長年有煮食的婦女,開放低劑量斷層檢查,以早期發現這些高風險族群是否有罹患肺癌,以便早期治療。
鄭本岡 提醒罹患肺癌的患者不需要太悲觀,其實過去10年間已經陸續發展出許多新藥物可提供治療,例如:標靶藥物、免疫療法,不同藥物對於不同的患者都有一定的治療成效,希望患者能跟醫師討論何種藥物對於自己最有效,這樣選擇用藥,才能繼續享有良好的生活品質,並且延續生命。
留言列表